融媒体 政务平台

辽宁盖州高屯镇域内229国道旁违建拆除工程“烂尾七年之久” 影响镇容引关注

2025-09-11   | 来源:今日财经报官网

      近日,本网多次接到当地热心群众反映称,位于辽宁盖州市高屯镇域内229国道旁的几处违法建筑拆除工程,自2018年由盖州市政府多部门联合实施拆迁以来,一直处于停滞状态,成了“半拉子执法”工程。目前,这些未完全拆除的建筑依旧矗立在国道旁,严重影响镇容镇貌。墙体被当初拆得七零八落,裸露的钢筋在风雨中锈蚀,半塌的屋顶下堆着杂乱七八的袋子,成了附近村民眼中的“仓库”。

      前些年,钩机曾在这里扬起铁臂,却只留下“拆了几下”的烂尾残局;如今,这些“半拉子违建”不仅没被彻底清除,反而因“仓库化”成了更扎眼的存在。这道横亘在国道旁的乱象,与其说是建筑的烂尾,不如说是基层治理缺位的“半拉子执法工程”,暴露出相关部门的责任模糊、执行乏力、监管缺位的多重短板。

      更值得追问的是,拆到一半的违建为何能“合法”继续存在七年之久?按照常理,未拆完的违建属于“违法状态持续”,相关部门应定期复查、督促整改。但现实是,这些断壁残垣违建成了“被遗忘的角落”,既没被彻底拆除,也没被恢复原貌,甚至连“为何停拆”的原因都没向村民公示。这种“半截子执法”,本质是治理责任的“悬空”:没人对结果负责,没人对遗留问题兜底,最终让法律的严肃性在“拖延”中逐渐消解。据了解,2018年盖州市政府多个部门联合开展违法建筑整治行动,旨在清理229国道沿线的违法建筑,提升道路周边环境和形象。然而,工程进行到一半时,为何却莫名停滞。如今,数年时间过去,现场依旧是一片狼藉,拆除到一半的建筑材料随意堆放,有的地方甚至杂草丛生。本网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,229国道车流量较大,附近周边有不少居民住宅和商铺。这些突兀的“半拉子”拆除建筑与整洁的国道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。一位在国道旁附近经营生意多年的店主无奈地说:“当初听说要拆除违建,大家都很支持,以为环境能变好,可没想到现在成了这样,这么多年也没人管,真的太影响心情了。”



      针对此事,本网了解了有关人员表示,当年拆除工作因涉及一些复杂的产权纠纷和资金问题,导致工程进度受阻;后续虽有过继续推进的计划,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,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,使得这项工作一直未能重新启动。对该项目后续处理方案何时能真正解决问题,目前还没有明确时间表。国道是城镇的“脸面”,治理是政府的“里子”。229国道旁的“半拉子违建”,既是“脸面”上的污渍,更是“里子”里的病灶。它提醒着:治理不是“口号式”的表态,而是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执行力;不是“一阵风”的运动式整治,而是“常态化”的精细管理。法律早有明确定义:未经批准的违法建筑,应当依法拆除。位于高屯镇域内的这几处违建,既然过了“拆”的程序,就不该停在“半拉子”阶段。更何况,如今被改造成“仓库”,相当于让违法状态持续“发酵”,是对法规的漠视,更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。村民们的诉求很简单:要么彻底拆干净,还国道一片整洁;要么给出合理说法,明确责任和整改时限。毕竟,七年多的时间,足够解决一个本不该拖这么久的问题。如今,村民们仍在盼:盼着这些违建能被彻底清除,盼着国道旁恢复整洁,更盼着看到相关部门能“说到做到”的治理态度。毕竟,清除的不只是断壁残垣,更是群众心里的“堵点”;补上的不只是监管漏洞,更是基层治理的“公信力”。这道治理短板,是时候补上了。违法建筑长期不处理,损害的不仅是城镇形象和居民利益,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公信力。相关部门应该正视这一问题,积极采取行动。高屯镇镇域内国道旁的违法建筑问题应彻底处理已刻不容缓,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行动起来,还高屯镇域内一个整洁、有序、安全的发展环境。每日新闻网正在关注此事的进展。(来源;每日新闻网)








相关评论
赞助商链接
赞助商链接